首页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
关工委对“经困”“学困”“心困”大学生特殊关爱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高校中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以及由“经困”而产生的“学困”和“心困”问题的大学生,引起各级领导、相关部门以及关工委的关注和重视。事实表明,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状况已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以及人才培养。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142名贫困大学生为调查样本,深入了解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结合关工委工作,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帮困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方法措施以及相应建议。

关键词关工委;“三困”;关爱;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随着高校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走进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据一份贫困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调查显示,中国高校贫困生已有300多万,占学生总数四分之一,由于“经困”所产生的“学困”生比例约占三分之一。且贫困生构成出现新变化:城市贫困生数量增多。[1]以我校为例,2015年我校本科招生4599人,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贫困生人数达2883人,贫困生的比例高达62.7%,是全国平均水平2.5倍。[2]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其中,有48.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大,有自卑倾向,引发各种问题日趋严重。现实也说明,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学校及关工委的高度重视,除应加强研究并思考对策外,也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助困、共同关注此问题。

       学生的“经困”并由此产生的“学困”和“心困”是高校助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关工委要配合主渠道,发挥老同志的优势,为这一特殊而庞大的群体点亮一盏明灯,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业,耐心细致地做好“心困”生的疏导工作。结合关工委工作, 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帮困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方法、措施以及相应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上海理工大学关工委配合主渠道,为“经困”、“学困”、“心困”生开展帮困结对助学活动,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自2009年至今,校关工委每年资助贫困生15人,定期发放资助款,已累计资助105名大学生。另外,老同志每年为贫困生捐款,用以购买学习用品。我校“五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修养,退休后,依旧关心党的教育事业,甘愿付出,资助贫困生,适时为贫困新生送去床上用品、学习和生活用品,在学校、社区做出表率。原外语学院副院长戴炜华教授退休后还设立金额10万元的华贞助学金,资助外语学院优秀学生。在戴教授的带动下,有很多其它校友加入了“华贞助学金”的行列,其它校友共计捐款3.3万多元,为学校公益和慈善亊业献桑榆之情,添大爱心光。原副校级离休干部章增捐助20万元作为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离休干部魏祺捐赠5000元资助学生。此外,“五老”还在关工委的组织下,主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像亲人一般关心着结对学生的成长,教育引导他们走健康的人生之路、成才之路

       二、当前我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我校贫困生普遍表现出超强的学习和活动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经困”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与自尊交织、焦虑兼抑郁、敏感又孤僻。为进一步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人际交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相关情况,校关工委依靠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工作的辅导员, 以及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制作设计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希望能将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校关工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学校困难标准或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贫困大学生142名,发放142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调查对象中男生103人,女生39人;独生子女为47人,非独生子女95人,后者为前者的两倍。具体见表2.1。

表2.1上海理工大学142名样本贫困大学生基本情况(人)

X\Y

A 独生

B 非独生

小计

A

32(31.07%)

71(68.93%)

103(72.54%)

B

15(38.46%)

24(61.54%)

39(27.46%)

小计

47(33.1%)

95(66.9%)

142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142名贫困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89人,占到62.68%,远远超过城镇贫困大学生人数。说明来自农村的贫困生仍占绝大多数,非独生子女的贫困生占绝大多数。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

       该项调查指向明确,主要围绕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对家庭的思考、人际交往能力、对贫困的态度以及贫困心理认知等几个方面做了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通过助学贷款或者借款缴纳学费的贫困大学生占到52.01%,其中还有近5%的同学至今还未缴足学费。57.04%的贫困大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甚至更低,平均下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以内。据受访者反馈,地处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家庭人口多、收入来源少,整个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以内的仍有不少。对于自身家庭贫困,部分学生表示,家庭生活中有幸福指数的是极少数,有超过三成以上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因为贫困而不幸福,甚至生活难以为继。这些受访者在表达的时候,多为羞涩而胆怯,不敢大声吐露自己的现状。与此同时,有近20%的贫困大学生对自己家庭困难现状没有勇气承认,而且这些同学普遍认为,家庭贫困给自身在校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甚至于无法消除这种困扰。

      1.存在着人际交往的困扰(具体见下表2.2所示)。调查发现,有近30%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最大的困难是人际交往困难,即不知道怎么与他人相处。受访者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身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难于在正常水平线上与其他同学相处。所谓正常水平线,是指学生间相处处于平等的地位,例如经济供给上、物品消费上、请客吃饭等等。我们进一步发现,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困难更大,前者超过后者12%。事实上,进入到高校生活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经济消费以及适应大学生活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表2.2 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遇到最大困难的基本情况

X\Y

A 学习困难

B人际交往有困难

C 经济困难

D 适应大学生活困难

小计

独生子女A

18(38.30%)

10(21.28%)

15(31.91%)

4(8.51%)

47

非独生子女B

32(33.68%)

32(33.68%)

15(15.79%)

16(16.84%)

95

        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较为欠缺。超过60%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很少,14.79%的贫困大学生则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知心朋友。分析发现,这些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里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参加活动积极性较低,且呈现活动路线单一化,极少走出去,经常独来独往。而在结识朋友方面,近三成的贫困大学生表示,自己会考虑对方家庭经济情况,并且会作为自己交友的参考因素;少数同学还会将其作为交友的主要因素。

        结果显示,只有2.82%的贫困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首先向老师或者辅导员咨询;近30%的贫困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等第三方工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表示不会向老师或同学求助。与此同时,近20%的贫困大学生表示,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之后,不会向朋友倾诉,更愿意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54.93%的同学只同意偶尔向朋友倾诉。由此可见,对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讲,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会因为贫困本身的原因,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容易自我封闭。调查反馈,对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已成为其不可消除的影响因素,甚至在少数大学生身上成为无法消除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在大学生活里的正常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2.对自身贫困状态的接纳程度一般。超过一半的贫困大学生表示,能够接纳自己家庭经济贫困的现状,毕竟出身无法选择,家庭客观情况无法改变。他们普遍认为,贫困大学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实际调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因为彼此之间在生活消费、学习状态等方面的相似性,更容易成为朋友。因而,他们与城市里的大学生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协调、不沟通。对于那些至今仍无法接纳自身经济贫困现状的大学生,他们中的少数人会为了和同学攀比,或者说为了满足自己的“平等”感受,会向自己的父母主动要钱,或者将平日里学校及国家的资助用于“品牌”的消费。对这些贫困大学生而言,最希望改变自己的是家庭出身,认为家庭贫困造成了自己在学校里,以至于今后在社会上无法正常进行人际交往或者社会活动。超过5%的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出生后所接受的家庭、或者财富等表现出了不满。调查还发现,近30%的同学表示出对自己性格不太满意,具体来说,认为自身在人际交往方面过于羞涩、胆怯,不太敢与他人交流或者在公共场合中进行发声发言。他们更多将自身现在的不如意表现在外在客观原因,而很少从自己的学习提高、社会活动增加等相关的能力方面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3.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从142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调查,我们发现有73.24%的同学存在孤僻内向或不主动与人交流的情况;有71.83%的同学认为,贫困直接造成了自身自卑感强烈,极度容易敏感; 52.11%的同学平时生活中会产生消极焦虑的情况,情绪起伏波动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就虚荣心、依赖心、嫉妒心、自卑感、敏感程度等几个方面而言,女生要比男生的感受更为强烈,但男生的情绪状态比女生波动起伏要大。贫困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异。相比较而言,独生子女因为家里父母的保护,在虚荣心、依赖心、自卑感和敏感程度等几个方面的感受要比非独生子女强烈,其中虚荣心、依赖心方面要高出12%。而消极焦虑的情绪方面,非独生子女要明显高于独生子女。另外,农村贫困大学生相比城市贫困大学生而言,更容易产生自卑感,更加孤僻内向,数据显示,农村贫困大学生在自卑感、性格内向方面要比城市贫困大学生高出近20%。

        据受访者反馈,贫困导致自身在做任何事情都有所限制,将经济的困难泛化到其他层面,认为总是要顾虑到经济条件,尤其在寻找异性知己方面考虑的较多。有贫困大学生表示,过于想把自己变成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会因为一些目标没有达到而不断责备自己,内心会产生十分强烈的挫败感。我们发现,在这些受访者中,有高达90.85%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贫困和发生心理问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其中近20%的贫困大学生认为两者联系较为密切。

       (1)自我定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调查发现,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经困”引发的情绪波动起伏较大。自卑、自闭、嫉妒、虚荣、敏感、焦虑、仇富以及攻击等相关的消极心理时有发生。具体来说,一是自卑与自尊交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这部分贫困大学生,当发觉自己在经济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差距悬殊时,则会产生怨天尤人之感,愈加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因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保持着自己所谓的“自尊”,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变成性格孤僻、异常敏感,学习成绩不如人意,生活、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发展都会受到限制。二是敏感与孤僻共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敏感,容易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变得敏感多疑。长此以往会造成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和心理畸形,敏感孤僻,逃避现实,沉默寡言,甚至产生自怜、自残、自毁等心理问题”。[1]三是逆反与偏激并存。部分贫困生把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的不公, 容易在思想上走向极端,表现为对社会和学校的什么现象都看不惯,甚至是抵触的态度。有的对一切正面的教育不信任,持怀疑态度。加上有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得当, 使贫困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校和教师教育的反感与抵触,觉得生活无聊、没有意义,有的通过酗酒、逃课、上网等方式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个别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要说明的是,调查报告指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存在个别的极端案例,对学校、学生本人及家庭、社会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2)自主、自立意识淡薄,依赖性强现在大学生群体主要出生于90年代以后,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这一年龄层次的学生自立能力较差,依赖性强,等、靠、要成了一部分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的生活写照,由此,也引发许多问题有少数贫困生,竟然用各种受助款进行过度的物质消费,购买手机、化妆品等高档生活用品,力图通过包装改变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另外,许多高校对贫困生均采取相应的帮困措施,解决了大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于是一部分贫困生就心安理得过起这种依赖他人的生活,渐渐的在生活中失去自主、自立意识例如拖欠学费问题,一部分贫困生虽然也能交上一些学费,但他们怀着等、靠、要的思想,不及时缴纳学费,而是等着机会再申请其它各类受助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费欠费情况严重的现象。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帮困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贫困大学生使用网络平台贷款的情况依旧存在。因为自卑与自尊的双重作祟,个别大学生会借助网络平台,向各类小额贷款公司借贷。据调查,这些大学生少则贷款2000到3000元,多则贷款上万元。该种网络贷款的后果之一是,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无法及时还贷,形成恶性循环,越陷越深,在学业上容易放弃,甚至走向极端。笔者就曾经接触过一个贵州籍贫困大学生,通过向多个网络平台借贷公司进行利息借贷,拆东墙补西墙,最终无法还款,导致他自己债务累累,导致他的家庭争吵不休,其父亲在冲动行为下更是通过自残行为来威胁或逼迫孩子努力,结果可想而知。幸而,这名大学生最后痛定思痛,通过入伍当兵的形式来改变自己,改变生活。

        (3)感恩意识缺乏。在国家、社会对贫困生不断帮助的同时,一部分学生缺乏感恩心态,甚至麻木得觉得理所应当,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成功。所以,感恩教育同样势在必行。国家号召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经济贫困而辍学,然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靠、拿、要”心理的贫困大学生仍然不在少数;他们中的个别同学甚至主动去要、去争,去比较,但在生活、学业以及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方面,却很少付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日趋重要。

         因此,探索对这一特殊群体经济援助、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同时,首先要扶志。教会他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通过自立自强战胜贫穷,改变命运, 怀一颗感恩的心,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的理念,因为每一位贫困生都是家庭的全部希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所产生心理问题有多种原因,对这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通过分析,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外部与个体两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贫困生由于没有经济地位而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从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而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如果实施不当或有意无意地被扭曲,也无意中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的开展往往忽略贫困生的心理感受,使一些贫困生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却遭受了挫伤。甚至有一些商家还把贫困生的隐私拿出来炒作,使原本就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加重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等消极情感,导致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知更加偏颇。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社会资源缺乏,学业与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城市消费与个人经济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与此同时,同学之间的经济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同学喜欢炫富或者高调消费,这在无意间容易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类似于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等情况,都在贫困大学生身上有所体现。

         2.学校因素。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学生之间日常消费的巨大落差,会给贫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有些同学对贫困生缺乏必要的同情和理解,经常对他们指指点点当作饭后茶余谈资取笑或故弄炫耀,这使得自尊心本来就很强的贫困生心理负担加重。具体来说,一是学校应试教育使得家庭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即应试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众所周知,学生自中小学起就需要适应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标准化,往往导致学生在德育教育上十分缺乏,学校本身对德育教学也并不重视。二是大学校园环境的变化使得学生难以适应。大学阶段,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被代替,学生需要主动学习、主动交流。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有问题直接咨询老师或辅导员的比例只占2.82%。师生关系、大学评价体系、人才标准等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多数贫困大学生无法很好的融入校园文化环境中,间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贫困大学生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状态低落、学习积极性不够、极度敏感等等。三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对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关心重视还不够,难以完全满足贫困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之需。

         3.家庭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进人大学后,经济压力加大,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使贫困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更突显出来。具体来说,一是家庭经济困难。最直接造成了学生本身的心理负担,也使得学生社会交往降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导致了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自卑感强烈的情况出现。二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调查了解,超过90%的贫困大学生家长没有看过心理学书籍;超过70%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学方面的书籍。有的家长放任孩子不管,漠不关心,任其发展;有的家长经常对子女进行训斥、责骂、殴打;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缺乏严格要求,在一些是非原则问题上袒护孩子;还有的诸如重男轻女、望子成龙等等。上述几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情感交流,没有鼓励与引导,忽视了孩子本身成长成才的科学性,尤其在孩子人格培养、人际交往、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均较为欠缺,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人格不健全和情绪障碍。

         (二)个体因素

         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贫困大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认为“穷”是一种耻辱,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封闭,痛苦、甚至绝望。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调查研究发现,贫困生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居多,做事往往小心谨慎,信心不足,喜欢独来独往;事实表明,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较差,面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败,更是缺乏积极地自我调适能力。

          因此,作为一名贫困生, 特别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看待自己经济上与他人的差距,认识到困难只是暂时的,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避免心理上的自卑、自闭,要增强自信,加强自己的主动性,要以平等的心态多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与他人相处和谐,才能融入集体,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这也要求“五老”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对个别思想偏激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积极引导。

         四、关工委对“经困”“学困”“心困”生开展经济帮助、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方法与途径

         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长成才,是任何一个文明成熟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更是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需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救助,还应包括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救助,以解决他们心理贫困问题。关工委配合主渠道,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为这一特殊群体点亮一盏明灯,为其指引方向,给予温暖。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学校主渠道的作用,这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高校要在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缓”等助困措施的基础上,尤其要引导学生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的助学信用贷款,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进一步扩大竞争机制的框架下,设立专门用于奖励优秀贫困生的奖学金,加大对贫困生的奖学金覆盖面和力度,促其通过勤奋学习获取国家资助的较高额度奖学金。另外,在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贫困生,包括学校关工委开展对贫困生“一帮一” 的助学活动,让他们能上得起、学得好、生活得快乐。尤其是要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得到的是关爱与关怀,而不是怜悯与施舍。在助困工作中不论对外宣传还是接受资助都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尽量不要触及贫困生敏感的内心。

          (二)搭建夕阳红志愿者工作平台,开展帮困结对助学活动

          关工委是群众性的工作组织,帮困结对助学是现阶段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既是关工委的名片,也是关工委的工作菜单。在工作中探索推出的“温暖工程”、“贴心工程”、“阳光工程”等形式新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主题活动,切实体现人文关怀。每逢节假日,“五老”请结对学生到家中小聚, 嘘寒问短,有的老同志除资助善款外还送上冬天御寒的棉衣和床上用品;每年寒假前,“五老”们还给经济困难的学生送去返乡车票的钱款,帮助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返乡的学生回家与家人团聚;春节期间,“五老”们还为孤儿大学生安排年夜饭,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五老”还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帮助和开拓勤工助学岗位,不一而足。如2010年,特困生张某、杨某感到上海地区生活费实在太高,无法承受,想中途退学,结对的“五老”,除自掏腰包资助学费外,还帮他们联系到相关专业实验室勤工助学,既解决生活困难, 又学到业务知识,使他们思想觉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最终顺利毕业。“五老”的关爱不仅是道德情感的核心,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温暖,让他们找回自信,学生们在“五老”的呵护下,也会用同样的关爱对待别人,使周围的人感受到他们的关爱,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发挥“五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由于“五老”经历丰富,熟谙大学生工作的教育方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老少共话”活动,“五老” 通过介绍自身克服困难的成长经历,使他们认识到对待贫困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帮助、引导结对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实证明,“五老”中的表率和榜样示范作用比较强烈,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对历史进程、国际态势、国家社会发展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知。“五老”队伍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思想作风,对贫困大学生教育来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根据大学生喜欢平等交流的模式,关工委老同志定期与学生谈心,深入细致做好“交心”工作,激发贫困生思想上产生共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强能力;积极创新教育方式,突出主题教育,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融入主题教育,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帮助贫困大学生从思想文化深处认识自己、认识家庭。因此,要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以重大历史节点或节日为契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走近贫困大学生、融入贫困大学生,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事实表明,创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既符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适合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诉求。

          (四)扶贫先扶志,发掘逆境成才的典型,助其树立信心

          “五老”通过“一对一”接触,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在成绩一般、并无特长的贫困中发生的机率较高,而学习成绩好或有某些特长的贫困生中,心理问题发生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前者。相反他们在同学中威信高,与同学相处融洽。这表明自信对于贫困生有着十分重大的心理影响,因此,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五老”尽力注意创造机会来发掘贫困生自身的特长与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强能力。所以,对于成长中点点滴滴进步不忘给予鼓励:贫困并不可怕,可怕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其实,克服“贫穷”何尝不是一笔最宝贵财富呢。“五老”还鼓励贫困生参加每年评选表彰“自强自立优秀大学生”的活动,树立先进典型, 增强自信心。

        (五)组织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五老”开展结对助学活动

        调研发现,由“经困”所产生的“学困”生除希望得到经济帮助外,更希望得到基础课和专业课“五老”的关爱和帮助,补习不及格的功课。关工委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的老教师参与到帮困结对助学活动。展开专题辅导和一对一的指导, 老教师帮助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不足,提出要求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重新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辅导中,多用“拇指教育法(鼓励式)”取代“食指教育法(指责式)”,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取得积极的教育教学效果。

        (六)共同营建自信、自强、自爱的校园文化环境

        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情况是外界造成的。因此,解决心理问题不仅要针对贫困生本人,还要与这些贫困生身边人进行沟通,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在人格与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主体,彼此尊重与理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只靠学生工作者、慈善机构、助困人士,而是应该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立体化的救助体系,为贫困生营造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同时,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让贫困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可通过鼓励贫困生刻苦学习,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可通过贫困生勤俭节约,端正学生的消费观。同时建议学校还应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团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在协作中练习沟通能力与交际水平,改变封闭、内向、孤独的个性。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学好本领,坚定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七)加强心理扶贫,建立心理健康辅导长效机制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特点各不相同,也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概而论之。“五老”可通过与贫困生帮困结对助学活动,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建立心理访谈室,为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开辟一片吐露心声、进行精神解困的天地,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使其形成健全的道德心理人格,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贫困,加强耐挫、抗挫、战胜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蓉、丁昆.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J].百度文库网20130821.广东药学院.

[2] 赵巧.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处资助工作总结汇报.

[3] 尹强.贫困大学主要心理问题及影响调查报告.

作者名单: 张忠赓 李四忠 韦 彪   张翠芳 尹 强  赵 巧 赵盼盼   尹永生